“屏幕共享”诈骗
受骗群体:智能手机用户
诈骗手法:
一、伪装身份,诱导共享
诈骗分子会先冒充客服、公检法、熟人等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以指导操作为由,引导下载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进行全程语音聊天。
二、诱导操作,转走钱款
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在手机上输入银行卡或其他支付渠道的账号信息、密码,接收验证码,进行绑定/解绑、更新信息、验证安全等操作,同时利用屏幕共享功能截获的账号信息、验证码、密码等进行转账操作,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
警方提醒:
1、开启“屏幕共享”,就是让手机里的钱“裸奔”。
2、凡是以远程办理业务为名,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
3、有人要退款,除非直接打钱,但凡多操作一步,就是诈骗。
常见可“共享屏幕”的软件:“Webex”“Zoom”“Teams””Meeting” “FaceTime(苹果手机)”“QQ”“钉钉”“瞩目”“腾讯会议”“网易会议”或其他会议软件。
骗子会冒充平台客服、公检法、出入境工作人员、保险公司等身份,以“账户交易存在风险需要核实”“消除逾期还款银行卡的扣费”“关闭消除网贷记录”“赔偿快递丢失”“免费领取百万保险”“注销保险账户”“修复征信”“资金清查”“提升网贷额度”等理由,引诱受害人下载共享屏幕软件,要求事主开启共享屏幕功能。 随后,骗子通过共享屏幕操作引导事主在指定 App 或平台中输入个人身份和账户信息,并获取短信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同时不法分子利用共享屏幕软件实时观察受害人注册账户过程,窃取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 案例一: 2024年5月,江苏无锡女子杜某在家中接到自称是无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的视频电话。视频中,一身着制服的“民警”称杜某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需要其配合调查。杜某按照要求下载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配合该“民警”核查银行卡内的资金情况。该“民警”称杜某需要将银行卡内资金转移至指定的“安全账户”内,才能证明清白。期间,为证明资金流水正常,该“民警”还让杜某通过银行贷款15万元,一并转到“安全账户”内。被家人发现后,杜某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二: 2024年7月9日,王某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微信客服,称王某在微信上开通了百万保障,现在试用期已结束,以后每个月自动扣2000元的保费,取消的话要配合他们进行操作。于是王某按要求添加了对方的企业微信,收到一张印有王某个人信息的保单图片。随后对方通过企业微信给王某打了视频电话,告知王某需要先解绑银行卡,又要求王某下载“云服务”进入视频会议,并打开共享屏幕功能。对方以验证银行卡为由,通过共享屏幕获取了王某的账户信息及验证码,随后王某发现账户被划扣走了33807元。